首页
> 科研成果 > 专家观点

推进公路交通高质量发展 支撑实现共同富裕

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综合运输研究中心 周一鸣 高级工程师,田春林 副研究员,庞清阁 高级工程师,王显光 研究员,刘振国 高级工程师

发布日期: 2022-04-06 浏览次数:

近年来,习近平总书记对实现共同富裕做出了系列重要部署。锐始者必图其终,成功者先计于始。公路交通应深入领会总书记重要论述,科学研判公路交通发展对实现共同富裕的影响机理和推动作用,全面分析实现共同富裕对公路交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,研究提出公路交通支持实现共同富裕的新发展思路建议,加快建成普惠高效的公路交通服务体系,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有力支撑。

一、深入领会总书记关于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

习近平总书记指出“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,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”,指明了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。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是以全体劳动者的共同富裕为目的,且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之下才能实现共同富裕这一目的。

习近平总书记强调“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,把推动高质量发展放在首位”,阐述了“做大蛋糕”和“分好蛋糕”不可偏废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两者动态兼顾、相互兼容,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。

习近平总书记强调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”,明确了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路径。实现共同富裕,要缩小区域、城乡和行业三大差距。充分挖掘欠发达地区资源禀赋,优化城乡资源配置推动融合,打破行业壁垒和垄断。

二、公路交通发展对实现共同富裕的影响机理

公路交通发展促进实现共同富裕的内生机制。公路交通发展提升交易效率,引致劳动生产率提升和市场范围拓展,促进局部分工向完全分工结构无限逼近,最终实现共同富裕。

公路交通发展影响共同富裕的多重效应。发挥先发与后发效应,后发地区可借鉴成功经验,借助相关政策斜倾优势,提升投资效用,逐步成为新核心发展地区和经济受益区。发挥集聚与扩散效应,通过完善公路交通网络,在空间上重新分配经济社会资源,重塑城乡经济格局。发挥虹吸与溢出效应,打破地区壁垒和市场分割,实现市场的统一开放,助推行业共同富裕。

三、公路交通发展对实现共同富裕的推动作用

经济社会发展的“助推器”。公路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呈上升趋势,有效支撑了经济平稳发展。公路网络的逐步完善,有效缩短了生产与流通周期,为产业结构优化提供了支撑,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扎实基础。

缩小三大差距的“驱动器”。东部城际公路网络基本建成、中部公路网络日益完善、西部公路覆盖面不断扩大、东北进出关公路通道逐步完善,促进“四大板块”协调发展。“四好农村路”将农村地区与外界有效串联起来,助推城乡共同富裕。公路网络体系构建减少了信息和资源流动壁垒,助推行业共同富裕。

改善人民群众生活的“加速器”。公路交通在承载客货运输主要运输量的同时,为其他运输方式等提供了快速接驳服务,全面提升了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运行效率,大大提升了旅客出行品质和物资流通效率。

四、实现共同富裕对公路交通发展的要求

要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,提升公路交通服务能力,打通大动脉、畅通微循环,服务各类要素高效流动,有力促进现代产业链、供应链的稳定高效运行,助推我国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,为共同富裕提供基础与保障。

坚持普惠性、保基本、均等化的发展方向,扩大公路交通普惠服务,加强优势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的交通联系,为“先富”带动“后富”创造条件,在优化资源配置中推动区域间、城乡间、行业间的协调发展。

立足不同层次人民群众的交通需要,丰富公路交通服务供给,用科技创新赋能公路交通发展,着力提升旅客出行服务品质,加快建设现代物流体系,不断提高公路交通服务质量,推动实现共同富裕。

五、实现共同富裕背景下公路交通发展思路

强支撑,优供给,筑牢全面发展基础。持续发挥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促投资稳增长的“主力军”作用,支撑经济平稳发展。进一步优化公路网络整体布局,提升生产要素的流通效率,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上下游产业发展。在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框架下,加快推进重点区域公路通道强化及网络完善,提高公路交通对产业的支撑水平。推动与口岸、重要枢纽、产业园区的有机衔接,提高公路交通服务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,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。

补短板,促融合,实现均衡协调发展。通过公路网络完善和通道扩能,充分发挥发达地区的溢出效应与辐射带动作用,推动形成区域协调发展的态势,逐步实现区域共同富裕。构建普惠公平的农村公路基础网络,加强城乡之间的交流,改善农村主要经济节点对外公路交通条件,促进城乡经济融合和一体化发展。推动完善公路交通现代市场体制机制,研究细化市场公平竞争审查规则,促进公路交通市场主体多元化和适度竞争,为推动行业共同富裕打下坚实基础。

提服务,增动能,满足美好生活向往。围绕治理完善、基础补强、管理升级、服务创新,提升路网运行通畅水平和服务品质。实施服务品牌提升战略,深化服务区文明创建升级服务体验。完善信息发布体系创新服务模式,拓宽公路服务内涵品质,改善服务体验。提高路网运行监测覆盖范围,完善公路交通应急救援体系,提高公路运营安全水平。推进绿色公路建设,提升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,降低公路交通领域碳排放强度和污染物排放强度。推动公路基础设施数字化、智能化升级改造,推进传统公路基础设施建设与“新基建”融合创新发展。


来源:交通发展与改革研究,2022年4月,第17期(总第276期)



关闭 打印
上一篇:
下一篇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