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,全面推进乡村振兴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,坚持城乡融合发展,畅通城乡要素流动。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,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。农村交通基础设施是实现城乡要素流动的重要纽带,也是乡村重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。农村交通运输设施可持续运营,也是巩固拓展交通运输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方面。乡镇运输服务站兼顾客运和物流服务功能,是农村交通运输重要的基础设施。
全国30万个农村客运站(含简易站、招呼站)中,乡镇客运站占比超过70%。当前,受疫情、私人机动化和非法运营的冲击,加之农村人口的分散化和空心化趋势,营业性农村客运量急剧下降,企业客运经营也受到巨大冲击。由此带来,乡镇客运站经营困难,部分场站处于闲置状态,有些站内空间和设施长期空置。在西部某县,甚至出现了镇政府将乡镇客运站改为办公场所的现象。这当然违背了规划建设客运站发挥交通功能,方便群众出行的初衷;但另一方面,也确实反映了乡镇客运站的闲置和经营困难的现状,既难以提升企业经营效益,也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。
在此背景下,积极拓展农村交通场站功能,使客运、物流、邮政、商业、电商、旅游等多种服务在一个空间内整合,实现乡镇运输相关服务的“综合”,成为近年来各地广泛采取的措施,也是运输企业的新选择。
《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》提出,完善公路客运站服务功能,加强公路客运站土地综合开发利用。最近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《关于进一步完善政策环境加大力度支持民间投资发展的意见》,指出通过盘活存量和改扩建有机结合等方式吸引民间投资,因地制宜推广交通枢纽地上地下空间、公路客运场站及城市公共交通场站用地综合开发等模式。江苏、河南等多地,均开始探索对交通场站闲置土地的整合利用模式。可以说,在政策层面,关于运输场站综合开发、功能融合的障碍正在逐步破除。
《乡镇运输服务站运营服务规范》提出,推进乡镇运输服务站点建设,实现客运、货运、邮政、供销、快递、物流、电商、旅游及农村公路管养等功能于一体,充分体现了未来城乡交通运输基础、融合的发展方向,有助于增强乡镇运输服务站可持续运营能力,对规范旅客运输、物流配送服务行为具有重要意义。
从企业运营角度看,客运企业应加强与旅游、商业、邮政、物流等其他业态融合发展,拓展客运站的物流和其他相关服务功能,从线路、场站、平台等多方面融合协同,视情况发展旅游集散场所,通过快递物流、旅游服务和其他服务收益反哺农村客运企业,提升客企经营效益,增强农村客运的可持续发展能力。物流货运企业应充分利用已有设施,积极推动乡镇客运站、交管站、公路养护站等站场设施进行改造升级,并与邮政、供销社、电商服务网点充分融合,统筹多方资源,构建自身运输网络体系,实现“一点多能、一网多用、深度融合”。
从管理部门角度看,地方政府应重视推进乡镇运输服务站建设,将其与贯彻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“四好农村路”建设的决策部署结合起来,统筹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、农村物流网络节点体系建设和农村客运可持续发展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积极推动建立地方人民政府统一领导,交通、商务、农业、供销、邮政、财税等多部门共同参与的农村物流发展协调联动机制,盘活各类存量资源,以乡镇运输服务站作为解决当前城乡交通运输问题的重要战略抓手。
来源:中国交通报,2022年12月,第7867期 第五版:运输服务